《三国志 吕布传》记载:吕布擅长骑射,膂力非凡配查信,被称为“飞将”。
吕布常被视为三国时代最猛的武将,这一印象主要源于《三国演义》的广泛流传,但在正史中,三国最著名的猛将是关羽。
正史中,吕布以骑马射箭见长,臂力惊人,故得“飞将”之称。这里的“飞将”类似于西汉名将李广,指那些擅长骑射且行军迅速的勇猛将领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著名的“三英战吕布”和“曹营六将战吕布”等故事深入人心,但在正史中,这种大规模单挑几乎不存在,单挑更是罕见。
《英雄记》中记载:郭汜驻守城北,吕布开城门迎战郭汜,双方提出“且却兵,只决胜负”。于是吕布与郭汜单独对决,吕布用矛刺中郭汜,随后郭汜被骑兵救援,双方各自罢兵。
这场正史中罕见的单挑发生在李傕和郭汜攻打长安期间,吕布与郭汜这两位董卓旧部在长安城北展开决斗。因为两人曾为同僚,单挑很可能是双方约定的方式,用以决定战役胜负。
展开剩余80%单挑结果是吕布用矛刺中了郭汜,但郭汜及时获救,双方停止战斗。
然而李傕和郭汜最终攻占了长安配查信,吕布败退武关,汉献帝及朝廷大臣落入敌手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著名的三英战吕布,展现了吕布个人武艺高强,但正史告诉我们,吕布虽能赢得单挑,却败于整体战役,体现出“有勇无谋”的缺陷。
吕布的武勇还表现在常山之战中,当他被李傕、郭汜击败后短暂依附袁绍。袁绍利用吕布的武力镇压黑山军,该军由张燕率领,兵力众多,骑兵千余。
《三国志 吕布传》载:吕布北上投靠袁绍,参与击败张燕。黑山军骑兵众多,吕布骑乘名马赤兔,常与亲信成廉、魏越等人冲锋陷阵,最终击破敌军。
值得注意的是,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极为昂贵,养一名骑兵费用是普通步兵的2到3倍,显示黑山军的实力。吕布有赤兔良马助阵,更添战力。
吕布作为首领,凭借过人的武艺多次冲锋陷阵,且屡次生还,证明其经历过生死激战,堪称猛将。袁绍对其猜忌,曾派刺客暗杀,但刺客皆因畏惧吕布而不敢近身,进一步体现吕布个人武艺的威慑力。
吕布身手敏捷,曾避开董卓随手投掷的手戟。其骑射技巧卓绝,曾以“辕门射戟”之法,逼退袁术大将纪灵麾下三万军队。陈寿评价吕布有“虓虎之勇”,即如猛虎般的勇猛。
然而这位勇猛的吕布配查信,却在一场关键战役中败给了一个地方小人物——李进。
《三国志 武帝纪》记载:公元194年秋,曹操回到鄄城,吕布抵达乘氏,遭当地人李进击败,遂败退至山阳屯兵。
此时,正值吕布与曹操为兖州争夺战关键时期。自董卓死后,吕布被李傕郭汜逐出长安,一直流离失所。陈宫策划联络吕布,共同对抗曹操。
陈宫因不满曹操的统治,联合多方势力反叛,邀请吕布协助。双方争战三年,曹操虽多次击败吕布,过程异常艰难。
在兖州争夺战期间,吕布与曹操各有胜负。濮阳之战中,吕布以骑兵优势击溃曹操青州兵,迫使曹军溃散。曹操在突围时手掌被烧伤,双方随后因粮草短缺各自撤退。
至九月,曹操回到鄄城,吕布驻扎乘氏,却遭李进击败。
《英雄记》载,李进与兄李叔节同驻乘氏。吕布到城下,李叔节出城招待,献肥牛、上好酒和胡饼,但李进不出迎接。双方最后交战,吕布败北。
李进兄弟作为乘氏城的实力派人物,当时能够掌控一城,非同小可。尽管李进身份普通,但实为地头蛇,且对吕布有一定敌意。
兖州诸城多为陈宫、张邈、吕布阵营所控,地方豪强通常根据主政者转换立场。李进作为乘氏豪强,表面招待吕布,实际却选择抗拒,最终战胜吕布。
史书未详述具体作战细节,可能因吕布性格孤僻,失去众多拥护,且多次背叛盟友,最终被地方势力反制。
吕布虽勇猛,但在谋略方面远逊曹操。曹操曾言,吕布攻下一州,却不切断要道防守,而选择驻军濮阳,显示其无大作为。
曹操正是洞察了吕布用兵上的弱点,凭借谋略最终战胜他。李进利用熟悉乘氏地形及人情关系,也能以智取胜,战胜吕布。
由于史料缺乏具体战斗细节配查信,诸多推测仍需谨慎,但吕布被李进击败的事实不容置疑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东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